第十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第六届传统工艺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18-04-25     浏览次数:

本文转自:金陵科史论坛

 

 

4月22日,第十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第六届传统工艺论坛与第二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圆满落幕。闭幕式由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褚锡斌教授主持。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李晓岑教授对为期两天的论坛报告做总结陈辞。

 

 

李教授指出,常盛不衰的少数民族科技史论坛已经举办到了第十三届,王泽山院士在此次论坛上首次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此次会议的水平,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无论在哪个领域,对于科技史学科研究均取得一定的学术突破。据不完全统计,论坛报告围绕主题,共涉及满、蒙、藏等14个少数民族民族科学,探究四大发明相关报告8篇,研究传统工艺的论文14篇,大会特邀报告中,万辅斌教授对花山岩画铜鼓考证、王汉卿教授对“苏州片”失蜡铸造工艺特色及其价值的讨论、黄兴博士对古代指南针技术实证及演变研究、王挺博士关于清钦天监观象台上的测雨台考等精彩报告,从不同视角探究科技史领域的诸多问题,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论坛两个分会场围绕气候与人类文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起源、发展和影响,少数民族科技与文明,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传统工艺发展与振兴,少数民族科技文化交流,中国科技史其它相关问题7个主题,从多个维度开展交流研讨,促进了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深入交流,推动了科技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以传统制作技艺视角展开,探究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是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劲松研究员以鄂尔多斯等地传统技艺考察为例,从内蒙古当地使用秦晋农耕地区植物油的制作切入,指出“走西口”移民活动,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得出农耕文化向游牧文化渗透的结论。

同样关注少数民族地区食品制作技艺,西北大学王乃慧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对湘西苗族自治州石栏镇磨子村的苗族苞谷烧酒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整理。通过对子腊村巴岱还傩愿咒语中酿酒部分进行解读,大体还原了苗族家庭米酒的制作流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刘童、杜京芳通过采访蒙古族传统手工马鞭子技艺的传承人——额尔德尼巴雅尔和传统烟荷包制作人宝绍,详细记录了蒙古族马鞭、烟荷包的制作工艺,为了解象征蒙古族文化的烟荷包和马鞭制作技艺提供指导。在现场为大家展示蒙古族传统手工马鞭子和烟荷包成品展示,加深了对蒙古族马鞭子和烟荷包这一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的认识。

云南农业大学王羽坚对傈僳族在不同的时期采用的竹篾、藤篾和钢缆这三种溜索不同材质抗拉强度进行实验及分析研究,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傈僳族在不同时期溜索材质的演化脉络,为现今抢救濒危的溜索文化遗产提供借鉴。

 

 

此外,更有来自台湾的学者刘昭民,带领大家生动地回顾了明末清初时期,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淘金史。年轻一代的研究生在会上也大放异彩。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乔洪波对雷山县苗族传统银饰锻制工艺进行探究,并提出应加强对,使传统工艺能够继续散发其独特民族魅力。

除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外,还有许多学者关注其他传统工艺技术及其保护、传承、发展与振兴。使得我们对已知的知识产生了新的认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接触了许多新鲜事物,收获良多。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郭瑞通过多种手段,对西安市出土的4 座西周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进行科学分析并得出,与早期相比,西周晚期青铜制作工艺粗糙。

内蒙古师范大学林丹则对绍兴地区乌毡帽的传统制作工艺——挑羊毛、除油腻、脱油脂、压制成坯、染色等进行详细介绍,并对乌毡帽在这一传统制作工艺在现今传承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西北民族大学格日吉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模型,对藏族著名桥梁建筑师汤东杰波的铁索桥设计上的科技特点及建桥分布区域进行详细阐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培峰老师对于利用煤炼铁进行探析。他认为,在古代的竖炉中用煤作燃料炼出生铁基本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古代,能够实现煤炼铁的是坩埚炼铁法。

 

(方城石猴)

 

云南农业大学的曹茂教授,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理绿陶历史沿革及其制作工艺进行了探究,指出会理绿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的传承谱系以及独特绿釉配方与工艺流程。南京博物院陈红利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曾出现的购买棕刷难的困境为研究缘起,对棕刷的制作工艺及特点、棕刷传统工艺传承之面临困境等展开讨论与思考。广西民族大学邬佳颖通过调查方城石猴制作渊源与制作工艺,提出方城石猴面临着传承、创新与发展问题。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倩,对以南京市为例的江苏省传统工艺振兴措施展开探讨,她认为,南京市传统工艺振兴仍存在的不足,缺乏具体的振兴法律及措施,应与新兴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振兴相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邹天娇通过对金陵金箔锻制技艺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金陵金箔技艺的制作特点,并与日本金箔锻制技艺进行了对比分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朱琴结合日本近几年为传统工艺品振兴颁布的政策、法规及专项措施,对日本传统工艺产品政策展开研究。将传统工艺的研究拓向国外,开启了传统工艺研究的新视角。

 

 

口述史是传统工艺和其他科技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熊卫民教授,结合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大家汇报了题为《如何整理口述史文章》的精彩报告。通过自己在口述史领域的实践,分析口述史常用几种方法的优点、缺点,最后提出了口述史一套行之有效的整理方法:1.口述史文章对真和美有双重追求;2.整理目标为准确、流畅、精炼、有味;3.全文整理高质量访谈可分为五个步骤,分别获得誊录稿、整理稿、审定稿、拟发表稿和发表稿;4.整理的基本方法为删、并、改、补、精、顺“六字真言”。

关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最新研究进展又是本次论坛的一个主要内容。河南科技大学的刘鸿亮教授从宏观层面对中国火药发明及其世界军事影响的始末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对鸦片战争前后,中西方弹药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中国火药发展曲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总结。山西大学王坚则从细微处入手,对山西近代最重要的实业家和化工专家之一、长久埋没于历史烟尘中的科学史家——曹焕文及其火药史研究进行细致阐述,再现了曹焕文火药史研究的艰难过程。

 

 

此外,还有诸多专家学者对少数民族的造纸、印刷技艺展开探讨,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咏梅教授对蒙古文木刻印刷技术的深入研究。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达尔文·尼夏对藏文文献《实用工艺宝箧》中涉及的藏纸造纸加工秘诀部分进行了翻译和解读。

与会专家还汇报了天文学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新进展。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李维宝教授指出,彝族先民对十八月历并非独自创造,只是继承而已。并将植根于中国阴阳五行中的十月历(阴阳五行历)与十八月历,用简单的数学式表达表达出来:36天×10(个阳历月)=20天×18(个阳历月)=18天×20(个节气)。

 

 

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对于壮族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三道两路”建构过程进行追溯,并深入分析、讨论了壮医研究者提炼、总结和确立“三道两路”学说的策略,探讨理论成形的方式。同样是医学史领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郭刚另辟蹊径,对中医象思维的认知路向与价值取向义蕴进行考察。从太极图的解读、以阴阳认识宇宙自然、人体、药性、性格等方面进行探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肖雷波,以哈伍德人类主义解释与皮克林后人类主义解释为切入点,探讨了技科学视角下的两种科学史学之争。

 

 

大会特设的研究生报告专场,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成果展示平台,也让老一辈专家们看到了后来人的活力,看到了科技史的希望。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刘婷坤对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田仓的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制作技艺进行了详实记录,指出该技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承游牧民族生活生产的文化内涵。云南农业大学的王儒雅以怒江州实验小学为例对傈僳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开调查,该校开设的傈僳族传统文化课程对于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提升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具有特定功能。

重回母校、现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的訾威通过对清代不同规格的陶活字的三维扫描建立数字模型,借助3D打印技术重新焙烧制作出新的陶活字并建立起陶活字数字档案,可实现对原始活字信息的长久保存和利用。同样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乔成全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考证,梳理了鸦片战争时期靖远炮台的修建背景、过程,并探讨了靖远炮台的形制。

 

(微型织机样品)

 

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的相婷婷和陈越分别作了报告展示。相婷婷通过梳理《山海经》神话中的气象信息,分析气候指代作用,将《山海经》的记录与自然代用指标进行对比映证,为研究先秦时期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资料支持。陈越以振兴传统工艺为出发点,以纺织工艺为科普内容,开发了两类适合微型平纹织机和斜纹织机。展品在保存和提炼传统织机的基本核心结构、机械原理和织造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调研和改进,已成功应用于博物馆和科普场馆相应的科普活动。

与会专家学者针对汇报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对汇报的青年学者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也对科技史学科未来的发展表示欣慰和期许。

 

 

会议的最后,广西民族大学接过了下一届少数民族科技史论坛,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系主任吴致远教授发言致辞。吴教授说道,“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有能力、有条件在2020年办好下一届会议,我们曾举办过两次论坛,有经验、有基础接过下一届论坛的接力棒,少数民族科技史与传统工艺二合一的鲜明学科点特色更是有信心、有决心办好下一次会议。”

与会期间,嘉宾们对于我校科技史研究院承办的本届中国技术史论坛从专家接站登记注册到交通食宿安排服务,再到论坛内容紧致详实的安排均致以了高度的赞誉。少数民族科技史经过30多年的传承发展,如今正面临着新一轮学科的转型升级,此次论坛对于促进学术研究、提升学科竞争、彰显科技史实力大有裨益,期待日后更丰硕的学术成果涌现,也期待科技史学科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 |  刘倩倩 相婷婷 朱学娟

图   |  乔洪波  冯蕾

编辑  |  朱学娟